读书一定要把整本书一字不落地读完?
有人会觉得:不把一本书完整读完,不就是断章取义吗?这样能算真正地在「阅读」吗?
实际上,小编觉得把整本书一字不落地读完,是一件非常低效的事情。
它只在一种情况下成立:当开始接触一个领域、一窍不通的时候,找到一本很好的基础教材,从头到尾啃一遍,是一个必经之路。
但这种办法属于无奈之举 —— 因为一窍不通,所以不具备辨别能力,不知道哪些可以跳过、哪些可以舍去、哪些必须牢牢记住。
当入门了,知道这个领域的范式和术语了,基本就可以抛弃这种做法。
大多数情况下,习惯于「整本书读完」「一字不落地读」,通常源于三种心态:
1)我也不知道要从书里获得什么,那就都读读看吧。
2)跳读和略读会不会遗漏信息?还是全部都读吧。
3)没什么原因,就是单纯觉得,不把一本书读完不放心。
实际上我们会发现,这三种心态的本质是什么呢?都是一种「不过脑子」的偷懒。
第三种就不说了,我们聊聊前两种。
「不知道要获得什么」是一种被动学习,这是非常低效的。因为在被动学习的过程中,我们会缺乏「自上而下」的认知模式,只使用「自下而上」。
这会导致我们陷入信息的海洋,无法从中真正找到有效的信息,建立信息之间的连接。这种做法得到的永远只是一些碎片,很难得到真正有价值的体系、洞见 —— 连你也不知道想获得什么,怎么把信息连接、整合起来?
所以,一定要带着问题去阅读。因为只有这样,才能让大脑真正参与进来,而不是听之任之、被动接收信息。
「遗漏信息」也是一个无谓的担心。跳读和略读,并不意味着只能从头到尾读 —— 如果你读到一个信息,发现作者可能在前文讲过了,那就往前翻嘛。
打散作者的结构,以自己的框架、逻辑线为主,这样,才能从作者的行文之中,去找到有价值的内容。
进而还能进一步发现,作者的思路是否合理?逻辑、论证是否严密?而不会自始至终跟随作者的思路,完完全全被「洗脑」。
所以学习是反人性的,也没有捷径,一切试图绕过障碍、不费脑子的做法,只是在麻痹自己,给自己以幻觉。我们能做的,是正面学习的困难,并把这种困难,变成一种乐趣,让「动脑」成为一种本能、习惯和爱好。
与君共勉。
昆山源和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致力于环保工程规划、环保设备设计、设备制造、工程施工、售后服务于一体的专业化环保公司。创始人20年专注工业废气处理行业,具有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,积累了强大的技术实力。从客户咨询到现场勘查、评估、规划设计、产品制作、现场安装、售后服务都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体制。根据废气污染物的性质和排放特点选择不同的处理技术,为您专属设计方案并规划图纸和清单,做到了一厂一方案,只为能够帮助企业解决废气处理难题。
本文由源和环保小编整理编辑,转载请注明出处。